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包海山(鄂尔多斯学研究)

茫茫沧海望无边,飞入群山浪惊天。奇思妙想动天地,容纳万象包海山。

 
 
 

日志

 
 
关于我

蒙名道日那,汉意东方,又非常喜欢东方第一圣人老子的道学, 于是自称东方老道。姓名包海山,诗曰: 茫茫沧海望无边,飞入群山浪惊天。 奇思妙想动天地,容纳万象包海山。

对中国地方学建设与发展的思考(1)  

2014-04-10 17:38:34|  分类: 鄂学研究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对中国地方学建设与发展的思考(1)
                                             包海山
           2005年,鄂尔多斯学研究会倡议成立了由扬州、温州、泉州、潮州等十几家地方学、地方文化研究机构组成的“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并担任第一任联席会轮值主席方(2008年由北京学担任了第二任联席会轮值主席方,成员单位发展到二十多家)。2013年,鄂尔多斯学研究会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共同举办了“中国地方学建设与发展”研讨会,2014年出版了《中国地方学建设与发展论文集》。我从事地方学研究十几年,现在读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地方学、地方文化研究机构专家学者的三十多篇论文,对一些问题有了比较深入的思考。
                一、地方学应该是达到学术层次的知识体系
          文化是自然界的人性化、意识化、信息化、智能化。人类在多大程度上感觉和意识到包括人的自身自然在内的整个自然界的客观存在,并且认识和把握其运行规律,就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形成和创造文化。文化是不断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向复杂、从具有盲目性向具有科学性发展和进步的过程。
          恩格斯说:随着社会发展,“使每个人都有充分的闲暇时间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化——科学、艺术、交际方式等等——中间承受一切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而且还要把这一切“变成全社会的共同财富和促进它进一步发展”;“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而“自由就在于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人和自然都服从同样的规律”。
          文化作为人的思维和行为的总和,有自觉遵循规律的部分,也有不自觉甚至违背规律的部分。文化包括科学,科学揭示的是客观规律。文化进步就是提高科学内涵的过程,就是提高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的能力的过程。学者王红旗认为,“国学是中国自有文化中达到学术层次的知识体系”。同样,地方学也是地方自有文化中达到学术层次的知识体系。
          文化分为不同层次。老子云:“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道德层次的文化注重自然法则,仁义层次文化注重人的主观意识,而礼仪层次的文化注重表面形式上的繁文缛礼不懂入道守德、顺其自然就无所谓仁义礼的哲理。地方文化研究很容易停留在仁义礼层面,而很难达到学术层次的知识体系。
           署名扬州文化研究会的论文《关于地方学建设的几点思考》认为:地方学既然作为一门学科,就应该有一定的学术内涵和学术体系。我们平时所讲的“学术”或“学说”,都是指一种自成系统的学问。地方学即使不能“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也应该能够自圆其说,成一家之言”,而不是拼拼凑凑,堆砌而成。我们觉得,在建设“扬州学”的过程中,还是应该遵循客观规律,循序渐进,打好扎实的基础,努力做到水到渠成。
           应该说,扬州文化研究会的认识是非常清晰的,他们清楚自己还没有达到“扬州学”的程度,而是在努力的“过程中”。那么,中国其他地方学就已经达到学术层次的知识体系了吗?在我看来没有达到,例如“鄂尔多斯学”就没有达到“扬州学”与“鄂尔多斯学”异曲同工,目标是相同的,差别只是在于:先努力,再达到目标;先确立目标,再通过努力达到目标。鄂尔多斯学研究者那仁傲其尔教授提出信仰分为三个层次,即宗教信仰、世俗信仰和科学信仰,认为蒙古族的成吉思汗崇拜和苏力德信仰属于世俗信仰,是崇尚英雄主义并信仰人的自身力量;世俗信仰比宗教信仰是一大进步,而科学信仰是更高层次的追求鄂尔多斯学研究什么时候达到科学信仰层次,什么时候也就会达到学术层次的知识体系。
           原始封闭状态下和有限的活动范围内,可以形成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地域文化。马克思恩格斯说:“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流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可见,生产方式日益完善、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交流层次的不断深入,民族历史、地域历史会成为世界历史,民族文化、地域文化也会成为世界文化中的组成部分,会成为全球经济社会文化一体化发展的有机整体。
           科学文化所揭示和反映的是不受任何地域局限、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人们不能创造和改变规律,只能认识和把握规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民族地区,只是由于规律得以实现的形式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文化。如果说人类科学文化内在本质上是靠“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客观规律所驱动的环绕全球的列车,那么各个地域文化在表现形式上的不同,就像列车经过的各个站点的标识不同,而站点的功能和列车运行的基本原理相同。在人类科学文化的知识链条中,达到学术层次的知识体系的地方学,就是任何一处都不能打断的知识环节。
  评论这张
 
阅读(187)| 评论(16)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