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包海山(鄂尔多斯学研究)

茫茫沧海望无边,飞入群山浪惊天。奇思妙想动天地,容纳万象包海山。

 
 
 

日志

 
 
关于我

蒙名道日那,汉意东方,又非常喜欢东方第一圣人老子的道学, 于是自称东方老道。姓名包海山,诗曰: 茫茫沧海望无边,飞入群山浪惊天。 奇思妙想动天地,容纳万象包海山。

世界“第一哲人”——老子(2)  

2014-12-26 18:57:48|  分类: 大道至简返璞归真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世界“第一哲人”——老子(2)
                                          包海山
               二、“第一哲人”对人类社会产生什么作用
     人们只能认识和应用规律,但不能创造和改变规律任何理论都只是构成“精神个体性的形式”,而内在实质上,理论所揭示和反映的是客观规律。如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所言:“我不是理论的创立者,我只是个(道家)得道者”老子之所以成为“第一哲人”,只是因为道学更全面、更深刻地揭示和反映了,对古今中外任何人来说都是相同的客观存在的规律本身。
     美国科学家威尔杜兰说:“《道德经》出自何人手笔倒是次要的问题,最重要的乃是他所蕴涵的思想德国人尤利斯噶尔认为:“也许是老子的那个时代没有人真正理解老子或许真正认识老子的时代至今还没有到来老子已不再是一个人不再是一个名字了。老子他是推动未来的能动力量,他比任何现代的都更加具有现代意义,他比任何生命都更具有生命的活力”只要我们对老子本人以及他的道学所揭示的客观规律,这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有了清晰的认识,就会清楚地懂得,真正对人类社会产生作用的是,“第一哲人”的道学所揭示的自然法则,它具有推动未来的能动力量,它比任何生命都更具有生命的活力
      美国学者蒲克明曾预言:“当人类隔阂泯除四海成为一家时,《道德经》将是一本家传户诵的书”。换句话说,只要《道德经》成为一本家传户诵的书,人们真正理解了道学内涵时,人类将隔阂泯除四海成为一家德国物理学家、协同论创始人哈肯认为,“对自然的整体理解是中国(道家)哲学的一个核心部分”。的确,根据老子道学,不仅人类社会一体化发展,而且天地人都同样“道法自然”。
      (一)无为而为 美国汉学家艾兰教授说“‘无为’正如水之所为它缺乏意识不能有‘行为’但其然而然地流淌而不需任何人为的努力······其是‘无为’的一个侧面由于‘道’也是基于水的意向,故‘无为’亦是‘道’的体现。”可见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美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卡普拉说:“道家提供了最深刻并且最完美的生态智能”。人类真正理解了道学,就会共同自觉地顺应这种最完美的生态智能。加裔美籍教授、诺贝尔奖得主罗伯特·蒙代尔说: “ 道是宇宙运行的方式,是自然的规律,是一种统一的和自发的行动。世界万物和每一种变化都有它内在的必然性,都是部分的协同的合作来促进一个整体” 而一旦违背了规律,就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如日本自然派学者福冈正信所言:“如果我们早听老子的话,也不致使科技的发展对人类自然环境造成如此严重的后”。
     (二)百姓皆为我自然
    “人为”对人的最大伤害,是人对人的统治和奴役。日本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汤川秀树说:老子在两千多年前就预见并批判今天人类文明缺陷的先知。老子似乎用惊人的洞察力看透个体的人和整体人类的最终命运”比利时学者、诺贝尔奖获得者普利高津说:“道家的思想,在探究宇宙和谐的奥秘、寻找社会的公正与和平、追求心灵的自由和道德完满三个层面上,对我们这个时代都有新启蒙思想的实质。道家在两千多年前发现的问题,随着历史的发展,愈来愈清楚地展现在人类的面前”。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老子认为,只要认识和把握了客观规律,那么功成事遂,老百姓都说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无须歌功颂德;恩格斯也认为:“天才应当说服群众,使群众相信自己思想的正确,这样就不必担心自己的思想是否能够实现,因为思想被掌握以后就会自然而然地实现”。在未来社会,“对人的统治将由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所代替”。在这种发展过程中,对用人和管理之道,美国管理学大师艾博契特,引用老子的“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并指出:“讲这几句话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它代表见识不凡的管理者长久以来都在努力但仍未有人能够趋近这种道的境界。从某种意义来看管理者的历史也就是试图实践这项基本观念的历史”
  评论这张
 
阅读(192)| 评论(17)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