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包海山(鄂尔多斯学研究)

茫茫沧海望无边,飞入群山浪惊天。奇思妙想动天地,容纳万象包海山。

 
 
 

日志

 
 
关于我

蒙名道日那,汉意东方,又非常喜欢东方第一圣人老子的道学, 于是自称东方老道。姓名包海山,诗曰: 茫茫沧海望无边,飞入群山浪惊天。 奇思妙想动天地,容纳万象包海山。

学问大道至简 情理返璞归真  

2018-02-04 11:32:02|  分类: 中国地方学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学问大道至简   情理返璞归真
                     ——参加“内蒙古学专项课题推进会”感想
                                               包海山
            最近,自治区社科联主席杭栓柱在自治区社科联六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说:“鄂尔多斯学研究会在地方学领域潜心研究15年,2017年举办了中国地方学研究交流暨鄂尔多斯学学术座谈会,在地方学研究领域走在全国前列”;“我会主要领导在‘中国地方学研究交流暨鄂尔多斯学学术座谈会’上正式提出‘内蒙古学’概念,标志着构建跨多学科的综合性、系统性的‘内蒙古学’具备了可行性条件,由此设立了‘内蒙古学’三项专项课题”。在2018年工作安排中有一个章节:“以创建‘内蒙古学’为重点,提升社科基金项目的水平”。杭栓柱特别强调:“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北疆特点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有效整合各学科智力资源和研究成果,继续探索构建跨多学科的综合性、系统性‘内蒙古学’学科知识体系,推进学科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优化选题,进一步形成‘内蒙古学’的研究特色。争取邀请国内外地方学专家,组织举办首届‘内蒙古学’研讨会,通过借鉴‘北京学’‘上海学’‘中原学’等学科体系建设经验,积极探索‘内蒙古学’的发展路径。”
            如果说在自治区社科联全委(扩大)会议上,领导所讲的是创建内蒙古学的宏观构想,那么在内蒙古学专项课题推进会上,学者所探讨的是构建内蒙古学的具体细节。在内蒙古学首批五个专项课题中,鄂尔多斯学研究会承担了《内蒙古不同区域地方学研究的基础、经验及对构建内蒙古学的启示研究》。地方学的基本特征是系统性研究,不是多学科的拼凑相加,而是多学科的融会贯通。作为系统性研究,鄂尔多斯学融入内蒙古学以及内蒙古学包含鄂尔多斯学,这是必然的;在一个更大的系统内,鄂尔多斯学、内蒙古学以及中国所有地方学最终都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这也是必然的。那么,这个融合点在哪里?所谓真经一句话:任何科学文化,最终都遵循在本质上是同一的自然法则。
           我们首先要知道人类、科学文化、自然法则这三个不同概念。自然法则决定了地球上必然出现人类(它也是天地之母),人类发现和认识包括自身自然在内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及其运动规律而形成和创造各种不同的科学文化。自然法则“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民族地区,只是由于规律得以实现的形式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科学文化。例如,在老子、探寻道的老子道学、道,成吉思汗、敬畏长生天的成吉思汗文化、长生天,马克思、揭示真理的马克思理论、真理中,老子道学、成吉思汗文化、马克思理论是认识论层次上的表现形式,而道、长生天、真理是本体论层次上的客观存在,它们只是称谓不同而本质相同,可以统称为自然法则。自然法则与老子、成吉思汗、马克思无关,也有关:无关,是因为自然法则该什么样就什么样,不会因为有没有他们而改变;有关,是因为他们认识和遵循自然法则而形成的科学文化,在人性化世界里与人类感知的自然法则融为一体而得以永恒。
           自然法则不受地域局限、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对古今中外任何人来说都是相同的客观存在,但是人们有可能遵循它,也有可能违背它,其结果截然不同。
           违背规律、自以为是的离谱人生,在历史长河中如过眼云烟,不管当时怎样有权、有势、有财富,最终还是如元代“秋思之祖”马致远词云:“禾黍高低六代宫,楸梧远近千官冢,一场恶梦”;“想秦宫汉阙,都做了衰草牛羊野,不恁么渔樵没话说。纵荒坟,横断碑,不辨龙蛇”。
           而遵循规律、回归自然的入道人生,其文化灵魂和生命能量能够穿越时空得以世代传承与发展。一方面人创造环境,另一方面环境也创造人,环境决定人生起点、条件以及发展轨迹;而这种人创造以及创造人的环境,主要是作为人的思维和行为总和的具有科学内涵的文化环境。也正是在这种具有科学内涵的化溯源、传承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具有文化灵魂的人们能够像庄子所言:“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生死无始终者为友”。
           地方学是在地方文化研究基础上构建系统性学科知识体系,而科学原理具有普遍性。说到底,科学文化最终所揭示、反映、转化和体现的是客观存在的自然法则及其能量。自然法则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遵循自然法则、具有文化灵魂的人们,能够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生死无始终者为友。地方学研究,就是为当地人们培育文化灵魂服务,为当地人们开辟遵循自然法则的具有科学内涵的穿越时空的文化通道。
           那么,怎样才能培育文化灵魂、开辟遵循自然法则的文化通道?马克思认为,遵循客观存在的未来社会的“基本原则”是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而对人的自由,恩格斯明确指出:“人和自然都服从同样的规律”;自由就在于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真正的人的自由,是那种同已被认识的自然规律和谐一致的生活”。
           实现人类同已被认识的自然规律和谐一致的生活,需要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融合发展,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跨多学科的综合性、系统性的地方学,就是以研究探讨在无形中支配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自然法则为核心,促进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融合发展。学科分类以及跨学科、去学科、超学科等都是“术”的层面上说事,而在“道”的层次上的,是研究探讨自然法则怎样支配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我们之所以要探索和构建地方学这个新的科学知识体系,一方面是因为目前还没有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融为一体的系统性学科体系;另一方面是打破自我限定的学科分类以及自我束缚的学科范式等等思维定式。人的本能需要或许很简单,就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生活,回归人的自然天性。地方学研究的境界,是做学问要大道至简,促进人的情感与理性都要返璞归真。
  评论这张
 
阅读(253)| 评论(5)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