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包海山(鄂尔多斯学研究)

茫茫沧海望无边,飞入群山浪惊天。奇思妙想动天地,容纳万象包海山。

 
 
 

日志

 
 
关于我

蒙名道日那,汉意东方,又非常喜欢东方第一圣人老子的道学, 于是自称东方老道。姓名包海山,诗曰: 茫茫沧海望无边,飞入群山浪惊天。 奇思妙想动天地,容纳万象包海山。

不同地域地方学研究的基础(1)  

2018-01-24 18:22:14|  分类: 内蒙古学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不同地域地方学研究的基础(1)
                                         包海山
           一般认为,地方学研究要具备三个基础条件:一是学科内涵,二是研究人员,三是经费保障。这是一个有机整体,缺一不可。
           然而,当我们对此进一步深入思考时,就会意识到,学科内涵即科学所探索和揭示的自然规律是本体论层次上的客观存在,而研究人员和经费保障所能解决的问题,只是在认识论层次上看怎样遵循自然规律。在这三个不同的概念中,容易理解研究人员和经费保障,而最难理解的是学科内涵,它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是本体论层次上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二是人类对客观规律的发现和认识。相对来说,科内涵是地方学研究的基础中的基础,只有对学科内涵有所理解,才会有研究人员和经费保障,因此首先应该探讨学科内涵。
           一、学科内涵
           地方学,是在地方文化研究基础上构建综合性系统性的新的学科知识体系。对地方学,可以分解为“地方”和“学”两个方面来理解。每个“地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都有鲜明特色和显著个性,例如地理位置、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间传说、风俗习惯等,是能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感受得了的,因此很多地方的人们都在研究当地文化;而“”科所探索和揭示的自然规律具有普遍性,但是它看不见、摸不着,是很抽象的,因此构建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很难。
           恩格斯指出:人类“历史进程是受内在的一般规律支配的”,每个地方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发展“在表现上是偶然性在起作用的地方,这种偶然性始终是受内部的隐蔽着的规律支配的,而问题只是在于发现这些规律”。(《马恩选集》四卷247页)不管人类是否能够意识到一般规律的客观存在,但是隐蔽着的一般规律在无形中始终支配人类历史进程;当人类发现和认识了这些规律,就能够构建具有普遍意义的学科知识体系。由此可见,科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始终支配人类历史进程的一般规律,即始终支配人类历史进程的一般规律是真正的学科内涵。
           人、人所创造的科学文化以及科学文化所揭示和反映的自然法则本身,这是不同层次上的三个概念。从宏观上来说,科学文化是人类思维的产物,而人类又是自然界的产物。恩格斯认为,思维和意识都是人脑的产物, 而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人脑的产物,归根到底亦即自然界的产物”。人类之所以能够发现和认识自然界及其运动规律,是因为所发现和认识的对象本身客观存在,如马克思所言:“人的感觉、感觉的人类性,都只是由于相应的对象的存在,由于存在着人化了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
            人类不能创造和改变自然法则,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们,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层次上发现和认识自然法则,从而形成不同的科学文化,而自然法则本身对任何人、任何地区来说都是相同的客观存在,它不受地域局限、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任何地方,人都是自然界的产物,所谓“始生人者天也,人无事焉”;是自然法则决定了必然会出现人类,而出现了人类之后,自然法则依然决定人的命运并支配事物的发展变化,有智慧、有灵性的人们能够感应到、意识到它的客观存在。对此,老子称其为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马克思认为是真理:“真理像光一样”,“真理是普遍的,它不属于我一个人,而为大家所有;真理占有我,而不是我占有真理。我只有构成我的精神个体性的形式”。(《马恩全集》一卷6页)
             其实,先天地生的道,像光一样普照大地的真理,只是称谓不同,而内在本质是相同的,我们可以统称为自然法则;它不仅占有老子、马克思,占有古今中外任何人。任何科学文化,都只是构成某种表现形式,都只是在探索和遵循自然法则,而不是自然法则本身,自然法则才是真正的具有普遍性的学科内涵。只有深刻理解了这一点,我们构建跨多学科的综合性系统性的科学知识体系才成为一种可能。
             构建地方学,是要构建跨多学科的系统性的新的学科知识体系。在中国,一方面,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分设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13个学科门类;另一方面,据有关资料,目前中国提出的地方学至少有上百个。那么,上百个跨多学科的地方学研究,是否都会跨这13个学科门类?这13个学科门类之间又是一个什么关系?这些都是各个地方学研究者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
            以更开阔的视野来看,美国高等教育突出交叉学科,CIP-2000学科群设置中的“学科大类”有交叉学科、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理学、工学等17类,其中“交叉学科包括生物与自然科学,系统科学与理论,科学、技术与社会,行为科学,自然科学与生命科学,国际/全球研究,多文化与多元化研究,神经科学,认知科学,文理综合等。德国学科门类设置中也体现着跨学科研究,例如“法学、经济科学和社会科学”类本身就是跨学科研究,而“经济科学”类有劳动学/经济学,劳动学/劳动科学等;“地理学”类有地理学/地球学,地球生态学/生物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社会地理学等;“农学”类有农业经济科学和社会科学等
           我们通过比较来看,美国的交叉学科”包括生物与自然科学,科学、技术与社会,自然科学与生命科学,文理综合等等;德国学科门类有法学、经济科学和社会科学”等。这是跨学科,也是去学科。张小军在《跨学科与去学科:人类学的三个视角》中认为:跨学科和去学科,就是相对于学科的去范式、去制度、去结构,从而进入一种自我反省的状态,去排除杂念地进行思想的反省、审视和创新。“去学科”是跨学科的高境界。跨学科还是基于学科的基础之上,它难以超越学科的界限,进入无学科的反结构或共融状态。所谓去学科,就是摈除一切学科标准的干扰,进入一种超越的状态,从而开启人类的智慧和思维。我们要去探索事物的深层规律而不是关心新学科的建立。事物的存在本身是以其内在规则而不是学科划分为据的,而我们的学科划分多是依据事物的表面现象进行的,不论“政治”、“经济”、“历史”、“人类”还是“社会”。这个意义上的跨学科,仍然是跨现象的学科,是表面事物的学科。其实,现象后面的探索(包括“问题”意识)才是超越性的、才可能是真正“去学科”的。
            我们不是为了研究而研究,而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实际问题往往超越任何学科的界限,因此跨多学科的综合性系统性的地方学应运而生。从学科分类到跨学科、去学科、超学科,是不断促进学科的融合过程,也是逐渐回归人的认知本真的过程。中国的各个地方学都在跨哲学、经济学、法学等多学科研究,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而法学类有一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理论原本是一个有机整体,它从根本上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规律。所谓的哲学、经济学、法学以及地方学、国家学等等,都只是从某种角度揭示和反映自然规律而已,自然规律本身是与任何学科无关的一种客观存在。例如,自然规律与马克思有关,也无关。有关,是因为马克思发现、认识并且揭示了客观规律而形成马克思理论;无关,是因为不管有没有马克思,客观规律该怎样就怎样,不会因为马克思而改变。
            说到底,科学文化最终所揭示、反映、转化和体现的是客观存在的自然法则的巨大能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民族地区,只是由于客观规律得以实现的形式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科学文化,而内在实质是本体论层次上客观存在的自然法则。
  评论这张
 
阅读(262)| 评论(7)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